智能问答   用户中心   无障碍版   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的访问!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基层动态
文昌网评:激发科技人才新活力,开辟发展领域新赛道
来源:   发布日期: 2023-05-16   访问量: 

党的二十大报告中,科技自立自强多次被系统提及,并把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,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进行全面论述,这既体现了科技人才的突出位置,也是对当面科技人才困境的解题之策。过去十年,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、科技实力提升最快的十年。但是,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,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,叠加世纪疫情影响深远,全球性问题加剧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。而我国的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,一方面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前沿科技领域还存在亟待破题的短板弱项,新材料、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面临“卡脖子”的危险;另一方面,科技人才梯队建设存在断层,能够解决“卡脖子”难题的高水平科研人才相对短缺,人才总量偏少、层次结构不优,高层次人才引进难、留住难、培养难、作用发挥难。

强化科技人才培养机制,厚植创新人才沃土

功以才成,业有才广。科技发展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人才问题,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重要的方面。只有将科技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,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储备,才能有底气、有潜力开展科技攻关,把握科学研究话语权,占领科技领域制高点。首先,要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,研究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,重点培养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基础研究理论方面人才。其次,要打破学科壁垒,建立开放包容的跨学科人才,建立健全层次多、覆盖面广的科技人才培育机制。最后,要注重科技人才良好的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的培养。优秀的科技人才往往在学术道德、科研能力和组织协调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,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团队凝聚力,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价值观是成为优秀科技人才的首要条件。

优化科技人才评价制度,开辟人才成长通道

人才评价制度是引导科技人才发展的“风向标”,好的

制度能够形成有效的正向激励作用,最大程度发挥科技人才的潜力、能力。一方面要避免“一刀切”、“一锅煮”,探索适应人才成长周期的分级评价机制,根据科技人才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内容,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,适当简化评价程序、延长评价周期,为人才潜心研究、持续探索创造良好条件。另一方面要敢于“破四唯”、“立新标”,打破“唯论文、唯职称、唯学历、唯奖项”的评价标准,敢立以“品德、能力、业绩”为导向的新标准。逐步完善以专家举荐、创新大赛等多种方式完善评价机制,支持用人单位柔性引才、赋予园区和企业自主职称评审权等方面制度,切实为科技人才创业干事“松绑”,为担当作为者“撑腰”,创造良好的科技人才发展的“生态圈”,让更多真才实学的科技人才各得其所、尽展其才。

完善科技人才保障机制,激发创新人才活力

科技人才施展才华需要广阔舞台,更需要“没有后顾之忧”的人才保障机制。不管是事业留人、情感留人,还是待遇留人,要想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源动力,就要把各种保障制度落实到位,营造出爱才、惜才、留才、聚才的浓厚氛围。一方面,要建立健全科技人才的工资制度,以价值、奉献为导向,优化工资结构,实行多种灵活分配方式,切实提高科技人才的基本待遇、福利,让各类人才安心工作、潜心科研、放心创业。另一方面,要加大人文关怀,拓宽服务范围,细化服务内容,建立健全服务创新创业人才的“绿色通道”,让科技人才拥有良好的生活保障,能够投入充分的时间做好科研工作。(李丹)